站内搜索

医疗知识

【接种疫苗 保护健康】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

来源:黎川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4-25 09:28 浏览次数:7428次

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接种疫苗 保护健康



2024年4月25日是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旨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了解疫苗接种在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预防措施。所以接种疫苗的价值,对个人而言,是最好的健康投资。接种疫苗可以为健康筑一道“防火墙”,免遭疾病的威胁。


儿童为什么接种疫苗?

1、宝宝出生后从妈妈体内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母传抗体),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在出生6个月后母传抗体逐渐减弱消失,而此时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仍未成熟,孩子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害。

2、接种疫苗是对抗传染病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手段,能够增强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能建立免疫屏障,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3、《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卫生部门与儿童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自费疫苗可打可不打?


我国儿童接种的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政府承担费用的疫苗。可以理解为是强烈推荐的。

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家庭自付费用的疫苗。接种与否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对预防疾病风险的认知,推荐但不能强制,并不代表儿童不需要接种。

事实上这两类疫苗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财政计划来划分,从疾病预防角度,两者同等重要。


如何同时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不同疫苗同时接种:

现阶段的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不同疫苗接种间隔:

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如果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应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哪些情况下不合适接种疫苗?

1、发热(体温>37.5℃)、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或严重湿疹;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或活动性结核;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或癫痫病;

5、患重症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接种疫苗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如实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儿童发热应暂缓接种。

②接种疫苗时,家长应把预防接种证交给接种医生记录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

③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5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④接种完疫苗后不要立刻回家,应在接种场所留观休息三十分钟,如果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时请及时就诊。

⑤接种疫苗后需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接种疫苗当天避免洗澡,同时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⑥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温、热的食物或饮品。若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可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或贴薄土豆片以帮助红肿硬结消退,卡介苗接种部位严禁热敷!

⑦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会在几天内消失。但如果反应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如何区分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和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

1、接种部位出现疼痛和轻微肿胀,一般2~3天可以恢复;

2、一过性轻度发热反应,多数持续1~2天,可以自行缓解,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尽量多喝水,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

3、散发型皮疹,出疹时间1~2天,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4、食欲下降和轻微腹泻,一般2~3天内恢复,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水。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一般较为罕见,如有发生需要专业医生详细评估,例如持续重度高热,全身过敏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接种疫苗多久后产生免疫力?


理论上接种疫苗后约1~2周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具体情况要根据疫苗本身的特性和人体自身情况而定。

疫苗只对特异性疾病预防,不包括所有的型别。此外,预防接种虽可以保护绝大数人避免发病,但所有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100%。


一图读懂|儿童预防接种知识



历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

我们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舞台,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唱歌、跳舞、玩耍,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无数的快乐和美好回忆。




幸福快乐的童年舞台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历年宣传日主题如下:

1990年第4届主题: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

1991年第5届主题:儿童的权利与机会——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2年第6届主题:消灭脊髓灰质炎,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

1993年第7届主题:社会参与——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4年第8届主题: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5年第9届主题:无脊髓灰质炎世界

1996年第10届主题: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们献出一片爱心

1997年第11届主题: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1998年第12届主题:免疫——孩子健康与家庭幸福

1999年第13届主题:乙肝——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

2000年第14届主题:免疫——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儿童

2001年第15届主题: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2002年第16届主题:为了孩子健康注射乙肝疫苗

2003年第17届主题: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

2004年第18届主题: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2005年第19届主题: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

2006年第20届主题: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2007年第21届主题: 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2008年第22届主题: 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2009年第23届主题: 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2010年第24届主题: 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

2011年第25届主题:接种疫苗,宝宝健康

2012年第26届主题: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2013年第27届主题: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2014年第28届主题: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2015年第29届主题: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2016年第30届主题:依法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

2017年第31届主题: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

2018年第32届主题:预防接种,守护生命

2019年第33届主题: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

2020年第34届主题: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2021年第35届主题: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2022年第36届主题: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2023年第37届主题: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