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技术新项目

撑起狭窄“一线天”,黎川县人民医院完成首台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来源:黎川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3-05-05 16:12 浏览次数:8745次


    近日,黎川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在专家指导下完成了首台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实现了继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神经介入领域的首次突破。此项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我院相关技术领域空白,也标志着我院神经介入诊疗技术已达到先进水平!

案例分享

    王大爷,65岁,1年前因突发偏瘫、无力入住我院,完善检查后确诊脑梗死,经静脉溶栓治疗,生活可自理;但近期总是感觉头晕、反应迟钝、偏侧乏力,遂再次来院就诊,完善颅脑动脉造影发现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近端血管直径3.3mm,最狭窄处0.6mm,狭窄率约82%;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极有可能引起再梗死甚至闭塞,严重危及生命,内一科王细生医师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行进一步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图片1.png

术前造影

     术中内一科介入团队依次使用1.5x10mm及2.0x10mm球囊扩张M1段最狭窄处,复查造影见狭窄处明显好转,未见明显回缩残余,狭窄小于20%,大脑中动脉各分支显影正常,静脉回流通畅。


 微信截图_20230505153641.png

术后王大爷反应迟钝、头晕乏力等症状均显著改善,介入干预有效防止了病情进展和反复发作,目前王大爷已康复出院。

图片4.png

术后造影显示血管恢复通畅


王细生医师介绍:严重的大脑动脉狭窄是引发脑缺血、脑梗塞的病根。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生,甚至有死亡的危险。而动脉球囊扩张术主要适用于一些由于动脉局部狭窄而引起远端缺血的血管病变,属于微创手术,对病人的伤害较小。

我院自开展神经介入技术以来,科室人员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精进诊疗技术,与上级医院专家紧密合作,力争为患者提供高水准的医疗服务。该患者是我院首例大脑动脉重度狭窄行球囊扩张成形术,该项技术的突破,是医院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我院在防治脑卒中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院在介入治疗临床技术上再上新台阶,在该治疗领域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随着这项技术的成功,将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科普拓展

大脑中动脉狭窄是什么?

图片5.png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发生缺血性脑梗塞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医院由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脑梗塞患者十分常见,大多数都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重视所导致的。脑梗塞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该类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脑供血动脉的狭窄和闭塞,大脑中动脉作为人脑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当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时,大脑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轻者一般会出现耳鸣、视物模糊、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嗜睡、失眠以及多梦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晕厥、偏瘫、失语、昏迷,少数人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甚至突发性失明。

专家介绍

 微信截图_20230505154854.png

王细生

 主治医生 内一科

 内科常见疾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于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进行骨干医师培训。2022年7月赴江西省人民医院进修介入治疗。

科室介绍

     黎川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是一个团结、和谐、蒸蒸日上的医疗团队,“文明、幸福、博爱”是科室的服务理念,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4名,医生7名,护理人员1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10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科室病床数54张,年门诊量达2万余人次,年出入院患者2千8百余人次,年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百余人次。

    科室设置专业6个: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血液内科、风湿与免疫。其中神内、消化、肿瘤、内分泌为重点专业组,各专业组均可诊治各种常见多发病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其中神经内科专业开展了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颅脑DSA及血管内治疗,消化内科专业消化道内窥镜(胃、肠)检查及镜下治疗,内分泌专业开展了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的筛查及糖尿病足的红光+可见光治疗,肿瘤内科专业开展了各种肿瘤的化疗和腔内灌注治疗、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等。科室开展了微创介入手术治疗,造福黎川百姓。

    我科护理团队曾于2017年参加市级品管圈竞赛获集体第三名,2019年获黎川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三八红旗手”集体荣誉 称号,开展了PICC穿刺及维护,为化疗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及长期输液穿刺困难者减轻了痛苦;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科室开展了安宁病房的服务和管理。

    科室以弘扬“大医精诚”为宗旨,积极创建“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文明科室,尽心尽责为黎川人民服务!